新聞動態
從最差變成最好,這是商業上最驚人的壯舉,但這并不容易!
無論你聽過多少將商業與棒球進行類比的說法,但這兩者還是不可同日而語的。
棒球是場游戲,有嚴格的規則,每位成員必須遵守。商業則沒有這么嚴密的控制。在棒球中,你采取了某個戰術,同時很清楚地知道對方會有哪些選擇。在商業中不同,你的對手總是會使出一些出其不意的招數。
棒球比賽限定在一個賽季中,商業則永不休止,一年又一年。
在棒球中,勝負之間的差距可能就是一球、一擊、一個判罰。在商業中,你必須具備明顯的優勢才能宣稱自己獲勝。
棒球比賽嚴格地按照賽程進行,你知道下一個對手是誰。商業上并非如此。一絕醒來,可能會發現今天所要面對的是你連聽都沒聽說過的對手。而且,在棒球比賽中一次只有一個對手。在商業中,每天要跟幾十甚至更多的對手競爭。更重要的是,在棒球比賽中,你知道如何界定領袖,排在最前面的那支球隊便是。在商業中卻沒有這么明確。
如何界定自己所處行業的領袖呢?
根據市場份額還是市值?
總收入還是增長比例?
盈利性還是產品質量?
名氣還是品牌認知度?
在一次行業論壇中,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:作為運動服飾的“萬年老二”銳步有沒有可能超過行業老大耐克。每個人都給銳步支了招,關于廣告的制作、產品線的分布、明星代言人的選擇等等。有一位專家干脆舉手投降建議銳步靜靜的等待耐克領袖犯錯,顯然這不是可靠的策略,如果有這樣的想法你可能在此之前就已經出局了。
美達認為,一個好的營銷策略必須使品牌與眾不同。不能做二流的別人,只能做一流的自己!耐克就是一個完美的例子。它擁有運動服飾40%的市場份額,與其他任何品牌的形象都不一樣。它是全球性的、獨一無二的,所有人都知道它。如果有人在模仿耐克,所有人也會知道。
美達的想法是,既然不能在屬于耐克的游戲中擊敗它,何不放棄這40%的份額,而從那些比你弱小的品牌手中搶奪市場份額呢?